① 核心问题

这里的 v(s)v(s') 不是独立的未知量,它们是同一个未知对象——最优价值函数 v* ——的不同部分。

1. 为什么不是三个未知量?

你的困惑来源很可能是:

  1. v(s) 是一个未知数。
  2. v(s') 是另一个未知数。
  3. 策略 π (或行动 a) 是第三个未知数。

这个想法在普通代数方程中是成立的,但在函数方程中,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。

关键点一:v(s)v(s') 属于同一个未知“函数”

贝尔曼最优方程不是一个关于单个数字 v(s) 的方程,而是一个关于整个函数 v 的方程。这个函数 v每一个状态 s 映射到一个价值。

所以,v(s)v(s') 只是一个未知量(函数 v)在不同输入下的表现。

关键点二:策略 π 是通过 max 算子被“吸收”的

在贝尔曼期望方程中,策略 π 是给定的,我们求解 v_π
但在贝尔曼最优方程中,我们同时在寻找最优策略 π* 和最优价值 v*。这里的 max 算子非常巧妙地将这两个未知量联系在了一起。

所以,整个方程实际上只有一个核心的未知量:最优价值函数 v*。一旦找到了满足这个方程的 v*,最优策略 π* 也就随之确定了。


2. 用图片中的绝佳例子来解释

这个例子 x = max_a(2x - 1 - a²) 是为了解释这个概念而设计的完美简化!

这个方程确实看似有两个未知数 xa。它是如何求解的呢?

  1. 第一步:求解“最优策略” a
    我们先只看右边的 max_a(2x - 1 - a²)。为了让这个表达式最大化,我们需要让 -a² 尽可能大。不管 x 的值是多少,当 a=0 时,-a² 取得最大值 0。

    • RL类比: 这一步相当于策略提升 (Policy Improvement)。对于一个假定的价值函数 v (这里是x),我们找到了能让期望回报最大化的行动 a(这里是a=0)。
    • 我们得到了这个问题的最优策略:永远选择 a=0
  2. 第二步:求解“最优价值” x
    既然我们知道了最优行动是 a=0,我们把它代入原方程。max 运算的结果就是 a=0 时的值。

    x=(2x102)x=2x1

    解这个简单的线性方程,我们得到 x = 1

    • RL类比: 这一步相当于策略评估 (Policy Evaluation) 的简化版。我们找到了与最优策略(a=0)相一致的、满足自洽性条件的价值 x=1

结论: 方程的解是 x=1a=0。我们通过一个两步过程,找到了那个唯一的、相互兼容的价值和策略。这正是价值迭代 (Value Iteration) 等算法的核心思想:交替进行策略提升和价值评估,最终收敛到 v*π*

② 其他问题

  1. 唯一性问题: 最优价值函数 v* 是否唯一?(我们之前说过是唯一的)
  2. 向量表示问题: 在方程 v = max(...) 中,为什么左边的 v 和右边的 v 是同一个向量?如果 v(s₁)v(s₂) 的后继状态都是 s₃,这在方程里是如何体现的?

1. 唯一性问题再次澄清

对于一个给定的 MDP,最优价值函数 v* 是唯一的

所以,尽管可能有多个最优策略(例如走左和走右都能达到同样的最大价值),但那个最大价值本身是唯一的


2. 核心问题:为什么 v 是同一个向量?

这是你问题的关键。让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方程 v = max_π(r_π + γP_π v) 是如何工作的,以及“重复”的后继状态是如何被处理的。

例子:一个三状态 MDP

假设我们有三个状态 s₁, s₂, s₃

我们的未知量是一个向量 v = [v(s₁), v(s₂), v(s₃)]^T

贝尔曼最优方程实际上是一个向量方程,它包含了三个标量方程(每个状态一个):

  1. 对于状态 s₁:

    v(s1)=maxa(R(s1,a)+γsP(s|s1,a)v(s))
  2. 对于状态 s₂:

    v(s2)=maxa(R(s2,a)+γsP(s|s2,a)v(s))
  3. 对于状态 s₃:

    v(s3)=maxa(R(s3,a)+γsP(s|s3,a)v(s))

现在,我们来看“重复”情况。
假设从 s₁s₂ 出发,都可能转移到 s₃

这就是关键所在!

贝尔曼最优方程的向量形式 v = max_π(...) 是一个自洽性断言。它说:

“我们要找的是一个满足以下条件的向量 v:这个向量的第一个元素 v(s₁),必须等于通过 max 运算并使用了整个向量 v(包括其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)计算出的右侧表达式的值;同时,这个向量的第二个元素 v(s₂),也必须等于通过 max 运算并使用了同一个向量 v 计算出的右侧表达式的值;以此类推,对所有元素都成立。”

所以:

价值迭代 (Value Iteration) 算法正是为了解这个复杂的联立方程组而设计的。它通过迭代来更新价值向量:

vk+1=maxπ(rπ+γPπvk)

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:我们用旧的价值向量 v_k 来计算新的价值向量 v_{k+1}。当 v_{k+1}v_k 收敛到相同时,我们就找到了那个唯一的不动点 v*,即满足 v* = max(...) 的那个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