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通过一次反向传播,计算出所有参数应该改变的“初始方向”(即梯度 g
)。然后,我们不是立即按照这个方向去改变参数,而是把这个“初始方向”交给二阶导(海森矩阵 H
)进行**“审阅和修正”,得出一个最终的、更智能的“实际改变方案” Δθ
,最后再用这个最终方案去执行一次**参数的改变。
让我们用一个更生动的比喻来描述这个流程。
公司年度战略规划会议
- 公司: 神经网络。
- CEO: 损失函数
L
。 - 各部门(研发、市场、销售...): 网络的各层参数
θ
(卷积核,权重等)。 - 年度目标: 最小化成本
L
。
方案一:一阶方法 (梯度下降)
- CEO发出模糊指令: CEO说:“今年亏损了,我们要削减成本!”
- 各部门提交初步计划 (计算梯度
g
):- 研发部经理(一个卷积核参数)通过反向传播分析,发现自己的部门对亏损有一定责任,于是提交了一个计划:“我建议我们部门裁员5%。” (这就是
∂L/∂θ_研发
) - 市场部经理(另一个权重参数)也提交计划:“我建议我们部门削减广告预算10%。” (这就是
∂L/∂θ_市场
) - ...所有部门都提交了只考虑自己的初步计划。
- 研发部经理(一个卷积核参数)通过反向传播分析,发现自己的部门对亏损有一定责任,于是提交了一个计划:“我建议我们部门裁员5%。” (这就是
- CEO的最终决策 (执行更新):
- CEO 觉得每个部门的计划都有道理,但又怕大家步子迈太大扯到蛋。于是他大手一挥:“行,就按你们说的方向改,但为了稳妥,所有部门的削减幅度都统一打个折,只执行计划的1%(学习率
η
)。” - 最终改变:
θ_new = θ_old - η * g
。
- CEO 觉得每个部门的计划都有道理,但又怕大家步子迈太大扯到蛋。于是他大手一挥:“行,就按你们说的方向改,但为了稳妥,所有部门的削减幅度都统一打个折,只执行计划的1%(学习率
特点: 简单粗暴,每个部门只考虑自己,CEO只做统一缩放,没有考虑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。
方案二:二阶方法 (牛顿法)
-
CEO发出模糊指令: 同上,“我们要削减成本!”
-
各部门提交初步计划 (计算梯度
g
): 同上,每个部门都提交了只考虑自己的初步计划g
。 -
引入战略顾问委员会 (计算海森矩阵
H
和H⁻¹
):- 在CEO做最终决策前,他把所有部门的初步计划
g
交给了公司的战略顾问委员会。 -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是经济学家、行业专家(海森矩阵
H
)。他们不直接告诉每个部门该干嘛,而是分析整个公司的“经济模型”。 - 他们分析发现:
- “虽然研发部裁员5%看起来能省钱(梯度
g_研发
为负),但我们的分析(海森矩阵的交叉项H_研发,市场
)表明,裁掉研发人员会导致明年新产品延期,市场部的广告会完全打水漂,造成更大的亏损!” - “市场部的广告预算虽然可以砍(梯度
g_市场
为负),但我们的分析(海森矩阵的对角项H_市场,市场
)表明,市场部这个方向非常‘陡峭’,砍10%太多了,会立刻丢失市场份额,砍1%就够了。” - “销售部的提成制度(参数
θ_销售
)虽然梯度不大,但我们的分析(H_销售,销售
)表明这个方向非常‘平坦’,改革一下能带来巨大收益,应该大胆地改!”
- “虽然研发部裁员5%看起来能省钱(梯度
- 在CEO做最终决策前,他把所有部门的初步计划
-
顾问委员会提交最终行动方案 (计算
Δθ = -H⁻¹g
):- H 和 H⁻¹ 的几何意义
- 委员会综合了所有部门的初步计划
g
和他们对整个公司经济模型的分析H
,出具了一份全局最优的、修正后的行动方案Δθ
。 - 这份方案可能建议:“研发部不但不能裁员,还要增加2%的预算!市场部只砍1%预算,销售部把提成制度彻底改革!”
-
CEO的最终决策 (执行更新):
- CEO完全采纳了战略顾问委员会的最终方案。
- 最终改变:
θ_new = θ_old + Δθ
。
- 我们计算出了一套所有参数的**“初步改变意向”**(梯度
g
)。 - 我们使用二阶导(海森矩阵
H
)来修正这套“初步意向”,得到一套**“最终改变方案”**(牛顿步长Δθ
)。 - 我们用这套最终方案,对所有参数执行一次改变。
整个过程只有一次参数的物理更新。二阶导的作用是在这次更新发生之前,提供一个更智能、更全局的视角,来指导这次更新该如何进行。